(资料图片)

□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秀丽

8月11日,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揭晓,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杨志军《雪山大地》与乔叶《宝水》、刘亮程《本巴》、孙甘露《千里江山图》、东西《回响》共五部长篇小说一同获得本届茅盾文学奖。

《雪山大地》入选中国作家协会“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”和“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”,是一部恢宏的草原史诗、一条流淌信仰的时代之河、一座献给青藏高原父辈们的纪念碑。杨志军重返藏地写作,以他标志性的诗性语言,展现了1949年以后地处黄河源头的青海藏区发生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。小说描写汉族干部“父亲”来到沁多草原的野马滩蹲点,调查走访牧民的生存状况,遇见沁多公社主任角巴德吉,角巴让牧人桑杰带着父亲去野马滩,就此开启了父亲与桑杰汉藏两个家族、两个民族的生命传奇。围绕着他们的命运,一幅时代的历史画卷在苍茫的雪山大地展开。

杨志军1955年出生于青海西宁,父亲作为一个从洛阳来到西安西北大学读书的青年知识分子,在有着生命危险的“护校”任务结束后,便和一帮志同道合的人一路西进,在西宁一家破破烂烂的马车店里开始创办《青海日报》。母亲其时正在贫困中求学,听说有一所卫校又管饭又发衣服,便立刻从这边退学,到那边报名。就这样,她成了由第一野战军第一军卫生部管辖的卫校学生,之后又考入医学院,成了青藏高原上第一批国家培养的医生。

据杨志军回忆,后来几乎年年都有西进的人,有的是个人志愿,有的是组织分配,有的是集体搬迁。青藏高原地广人稀,到处都是处女地,只要你为它做过一件事,它就会认你是它的人;而你的回应便是:只要它为你提供过一夜的光亮、一冬的温暖、一餐的饱饭,你就会认它给你的是家、是整个故乡。大家不知不觉就有了一种情怀:愿意为高原付出一切,即便以生命为代价也在所不惜。对此,杨志军曾表示,“我把这些人物写到《雪山大地》里,也想表达对民族团结、民族融合的观照,从现在的角度看历史,会发现这种空间的融合,从政治角度看是民族团结,从生活角度来讲是民族融合……我特别特别希望这两个民族是亲密无间的关系。”杨志军希望能将雪山大地的故事讲给更多人,“希望在讲述父辈们和同辈们的故事时,能有共情者跟我一起歌哭而行,流连忘返;希望自然之爱也是人心之爱,在广袤的故乡厚土上,延续一代比一代更加葳蕤的传承”。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