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相关资料图)
据红星新闻7月18日报道,近日某著名歌手演唱会开票,不少网友吐槽票不好抢的同时,“黄牛”已将门票炒至天价:几百元的门票被炒到上千元,内场第1排甚至被炒到近两万元。
从热门演出门票、球赛门票到网红餐厅排号、医院号源,时下,“黄牛”可以高价倒卖的东西还真不少。进入暑期后,各旅游景点迎来参观高峰,很多公园和博物馆一票难求,也出现大量“黄牛”倒票,甚至参观一些知名高校,也得求助“黄牛”。
“黄牛”是在非满足自身需求的情况下,获取有价票证并囤积,这无疑挤占了一些有正常购票需求的消费者的购买空间和选择余地。以加价或变相加价的方式出售进而牟利,还会损害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,有哄抬物价和恶意垄断的嫌疑。
“黄牛”倒票行为首先涉嫌行政违法。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,伪造、变造、倒卖文艺演出票、体育比赛等入场券或者其他有价票证、凭证等行为,可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。其次,相关行为严重者还可能触及刑事罪名,有律师指出,倒票行为导致了各类门票价格并非按照正常的市场规律来决定,因此还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,此罪情节特别严重的,可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。从有关部门的执法来看,被抓的“黄牛”有人被依法刑事拘留,也有人视情节仅受行政处罚。
整治“黄牛”倒票乱象,最大限度挤压“黄牛”的生存空间,还需监管部门、销售方、消费者等多方形成合力。
比如,执法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应当严格执法,加大对倒票行为的打击、惩戒力度,形成法律威慑。尤其是对于新出现的“技术型黄牛”(有些“黄牛”研发了专门用于抢票的外挂软件,可在售票开启第一时间抢到票),有关部门在指导相关平台、网站堵上安全漏洞、筑牢防火墙的同时,应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打击,加强网络空间的巡执法。
其次,票务平台和销售方应建立起严密的审核和检测机制,将“黄牛”堵在购票平台外。从目前的实践看,推行较为严格的实名购票制,取消线上销售平台转赠环节,执行公开明示制度和明码标价规定,有助于净化交易市场环境。此前有演唱会实行实名制电子票,一证一票且不得转赠和转售,观众进入场馆时还要二次识别人脸验证,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“黄牛”现象。当然,相关规则有待进一步完善。
“黄牛”生意不断,也与一些消费者的需求有关,这也是需要引导和正视的问题——通过“黄牛”购票不仅可能难以通过正常途径维权,而且可能面临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。
此外,破解“一票难求”,还可以进一步增加票源供给。如热门演唱会选择观众容量更大的场地;相关景区、博物馆等延长营业时间、增设夜场等。事实上,一些地方和景区、博物馆等已经看到了公众的需求,也正在积极采取相关举措。
刘兵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