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)
眼下,正值万物生长的时节。来到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长江路街道果林村,一排排整齐的蔬菜大棚分立田间绵延不断。走进大棚,空气里弥漫着微甜的味道,一排排一米多高的西红柿藤上硕果累累,村民们穿梭田间,熟练地将成熟的西红柿轻轻摘下,放进筐里,进行分拣、装箱,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
“不用出远门,每天可以挣100多块钱。”大棚里,几个村民有说有笑正忙着采摘,在家门口有活干、有钱赚,还能照顾家,生活多了欢声笑语。
种植大户于庭洲介绍,他家今年共承包48亩“普罗旺斯”西红柿,西红柿从育苗、栽培、搭架、束果、浇水全靠科学技术管理,施农家肥,结出的果子皮薄、肉厚、汁多、口感好,每亩产量可达8000斤,每亩收入超过2万元。每天客商到地头现款收西红柿,用大车拉到各大超市,很受市场欢迎。目前,果林村四组拥有大大小小种植户近80户,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。
空间“微治理”兜起百姓“微幸福”
果林村特色产业发展得益于乡村公共空间治理行动。去年年初,果林村以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为依托,把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产业作为实现农业转型升级、经济绿色崛起的重要举措,通过盘活土地存量,清收集体资产资源,引导村民进行土地流转,实现“小田变大田”,培植大户带动村民共同致富。为进一步聚焦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,精心做好“土特产”大文章,充分利用“土”资源,全面提高“产”的效益,棚内采用“西红柿+”果菜轮作种植,做到“土地不留空,季节不留闲,栽种不留缝”。同时,构建“基地+科技+电商+农户”的运作模式,创立果林村农夫口袋农业有限公司,与淮阴区融媒体联合开通带货直播平台,不仅向个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种植服务,还为大型生鲜超市、居民小区、单位食堂提供订单式批量生产。据统计,西红柿特色产业每年可为村民增收1000多万元,预计年底通过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及其他收入,果林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可达150万元。
空间“微治理”串起美丽乡村新图景
“过去孙大泓河两边的护坡被附近村民侵占了不少,违规种起了瓜果蔬菜,有的甚至在河边养鸡养鸭,河岸边环境差得很。现在经过治理,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美。”果林村村民费家富谈起村里的变化,满脸幸福。
村集体经济强了,才有补齐民生短板的底气。从改善居住环境到美化村庄,从修沟通渠到安装路灯,一件件实事好事,真正实现和群众“零距离”“心贴心”。对村外生产路进行了全面硬化,完成了村内的一、二、三、四组生产路铺设维修,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,整治五组、六组废塘沟渠5.2亩,沿边栽植大叶黄景观树,积极向上争取资金,对青年路进行垫高固基、新建维护,栽植景观树,全面美化村庄环境。
广阔无垠的田野,笔直的水泥路穿村而过,道路两旁绿树摇曳,一座座农家小院清爽敞亮……如今,行走在果林村,目之所及,乡韵悠悠,如诗如画。(胡业石 张建军 张锦伟 吴玉卓)
关键词: